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请升级Internet Explore 。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发布时间:2013-07-05    
  夏德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室内陈设艺术工作室主持,中国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记者】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夏德武老师,欢迎夏老师的到来。今天我们主要谈一谈晶麒麟、设计、艺术、生活方面的话题,首先谈一谈晶麒麟以及2012年12月7号在国贸三期即将举行的中国室内设计周,夏老师也带来一个展览,首先请夏老师介绍一下这次室内设计周的情况以及您带来的展览。
 
  【夏德武】今年在国贸三期和国贸1号楼举行由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主办的中国室内设计周活动,在设计周期间将有一年一次的陈设中国-晶麒麟颁奖,以及行业设计论坛和设计展览,第一年的晶麒麟在广州大剧院,去年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今年在国贸三期,今年的盛典规模预期可能是这两年最大最隆重的一次,这是设计行业非常高端的交流活动,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受中国装协委托,策划艺术家院长提名雕塑作品邀请展,我作为策展人,对整个艺术家展览做了精心的策划,邀请的13位雕塑艺术家都是国内比较前沿的顶尖艺术家,像活跃在当代艺术前端的领军人物苏建国、展望、陈志光,包括美院的王中老师等艺术家的作品,很期待,虽然不是一个纯粹的室内设计行业的艺术,但我们希望把纯艺术的观念纳入到生活结构里去,借此理解艺术,让大众理解高端艺术跟生活的关系,让艺术更贴近生活、让生活更理解艺术。
 
  【记者】这次展览在策划上有一些什么样可以分享的内容?
 
  【夏德武】主题展在国贸1号展厅有两千平米展位,展览名字是《院长提名艺术家雕塑作品展》,主题是《生活与艺术》,生活与艺术是我们活动的中心,展馆期间同时举办两场研讨会,12月7日上午《海峡两岸陈设艺术论坛》,下午是由我主持的《艺术与生活》主题研讨论坛,我们邀请的嘉宾都是高端的设计师、艺术家,意在从不同角度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展览的主题是纯艺术的,不应把纯艺术放在象牙塔里,我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把纯艺术的较顶端的当代雕塑落地,在生活中百姓怎么理解它,希望民众去理解、接受或者慢慢理解高端艺术家以及高端艺术作品跟生活的关系。我觉得艺术要跟生活结合,况且很多作品也是从生活中来的。
 
  【记者】促进生活跟艺术更好的结合。
 
  【夏德武】通常老百姓或行业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时,经常认为艺术是工艺美术和实用美术,这两者确实有层次之分的,艺术领域像一个金字塔,顶端的纯艺术只有很少人才能真正理解,属于高层次精神的内容,但我们尝试将金字塔顶端的艺术与底部、中部发生碰撞,会不会碰撞出意想不到的奇异火花,最后的结果不重要,过程更重要。
 
  【记者】这次展览要给大众带来的感受和效果?
 
  【夏德武】创造一个认识过程,当下的社会知识不是某个领域可以完全独立,它们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的。比如这次展览上有些艺术家的作品会利用高科技手段,高科技是机械化,数字化的,艺术家是感性的。当代艺术可以用高科技代替的情况下,充分证明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能绝对独立存在。以前是可以的,相互之间关系没那么大,古代文人墨客会出家或面对空灵的大山,在空灵的自然中顿悟生活、人生,靠的是中国文人的那种情怀和哲学基础人文观,用的是笔墨,出来的人文艺术在今天看来越来越小。大文化记录的时候可能艺术相互之间跟其它行业应该是紧扣的,相互联系。
 
  【记者】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教育机构参与展览,想给我们学生和未来年轻设计师带来什么样的效果?
 
  【夏德武】社会上的设计师分几类,一类在我们国家的艺术教育体制下完成学业的,一类是直接在国外学成归来的,一类是在国内接受教育后又到国外接受教育,还有一类在国内或国外学完后,从业一段时间后在进行学习,这几类情况综合下来,中国的设计师目前是非常可喜的,具有前所未有的活跃状态,交流比较频繁。国家、企业、行业协会及媒体等各个部门都在努力创造设计交流平台。中央美院传统意义上讲纯粹是造型艺术学院,以艺术为主的高等学府,影响中国好几十年的艺术走向,为什么这个事情落在我们的头上?中央美院已经完成了将近20年设计教育的过程,相对比较成熟,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的办学方针“设计转换成生产力”,我们跟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密切结合,在城市化进程中去发现艺术教育前沿的可能性,室内陈设艺术这个专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立的,也是我一手操办策划的,包括教学大纲等材料。
 
  这样环境和条件促使我们这些之前从事纯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去思考作为一个职业教育设计者,如何让教育跟社会各个行业更好的结合,它是推动学校艺术教育非常好的方式。理论道理论的教学流程很容易让学生忘却,但与行业交流的活动会让学生记住,因为有视觉记忆。设计师论坛的交流方式会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和记忆等角度去学习,与课堂上的流程式的教学方式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从社会的角度,设计师能有这样一个平台进行交流,对他们而言是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晶麒麟奖每年都这样做,对设计行业而言有一个标准,设计师只要做好就有机会在国内成名或成功,成功了就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实惠,设计师还是讲究实用的。
 
  【记者】您刚才谈到晶麒麟它的高度,今年也是第三年举办,您对今年的晶麒麟奖有什么样的期待和希望?
 
  【夏德武】今年的晶麒麟奖一票难求,在北京首都做这样一个活动文化基础更广,在国贸长安街这样重要的地方,举办这样的活动,一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国际性的,它折射的方式是对政府的促进,对行业的促进。一是对政府主动推动设计行业的促进,二是对行业起到推动作用,带动一个发展潮流,这次活动也邀请了国际知名建筑师、设计师,台湾的前沿设计师组团来参加活动,我们去过台湾也跟当地的设计师交流过,我觉得整个台湾设计界更活跃,很规范,无论从创意产品还是到他们的交流平台都非常成熟,很健康,非常良性,他们设计转换生产力的渠道比我们多、宽、活。
 
  【记者】这个是您刚刚说的各个领域都来推动。
 
  【夏德武】台湾已经沉淀了那么多年,现在是成熟时期很多人都按照秩序做,首先政府很支持,台北有一个当代设计中心是二战时期日本的兵营,现在全部改成设计中心,他们的导向设计非常理性、非常合理化,产品展示、国际交流平台、学术作品,整个流行趋势,产品的设计转换整个体系很完善。我举一个简单例子,他们的学生做了一个软包装饮料的作品,这个饮料已经成品了,设计中心用这个软饮料招待所有的客人,我很受启发。这样的设计在大陆各大艺术设计院校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做,但真正转换成生产力的少之又少,这些设计与企业实际是不挂钩的,这是一个极大的设计能量的浪费。国家这么重视我们的创意产品,一直呼吁创造中国品牌的产品,我们落后的原因有很多,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没有自己的品牌,但创造品牌又不能着急,怎么培养,怎么引导,怎么帮助形成品牌,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到成熟期挡都挡不住,因为有社会效应,有经济效益的时候是无法挡住的,但成长期是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培养。政府对行业支持的态度决定了这个行业的走向,我们政府每年在各地对创意产业的投资是非常惊人的,但其效益和效果转换是非重要的环节,我们缺少监督环节。
 
  【记者】您觉得奖项对从业的新人或设计师有什么样的推动影响?
 
  【夏德武】奖项在任何地方、任何场合、任何行业都有,获奖固然更好,但获奖人毕竟寥寥无几,大家都有这样的欲望和设想,但要想获奖有很多难以把握的地方,有可能要奋斗一辈子,像奥斯卡奖一样,有人也许拍了一辈子电影,年年获得提名但未必能获奖。但不设立奖这个行业就无法热闹起来,只是一种形式,现在人类还没发明一种形式来凝聚这样的设计力量,获奖是非常重要的方式。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教育具有的长远意义,在前沿的教育机构里,它的鼓励措施远远重于哪个奖项。给年轻学生多一些表现的机会,我们的教学力图尝试这样的方式,我们在社会上尝试着接触一些跟我们教学案例相关的实际工程,这些工程我们导师负责把关,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课题,教学、学术和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为基础的前提我才去接触这样的一些设计方案,完全在象牙塔里,教学从纸上到纸上的设计一定是不对的。我们的教育缺乏跟实践结合,其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中国可能这几十年来最悲哀的弱点,设计师动手能力极弱,可能钳子都用不好,这样的设计师我不相信能设计出好的作品。人回到最本源状态时候,实际上就是自己动手做东西,慢慢形成一个思维方式来指导怎么去做,这个过程都在脑子里,从互联网下载图片、通过互联网知道世界各地的新鲜玩意儿,这样凑起来是一个四不象是一个怪胎,没有文化积淀、没有文化基础谈不上民族性。我们要求学生一要放开看最前沿的西方的前端思维方式,另外一个思路一定要从古人的经典文化中去汲取更有价值的文化,最后是培养动手能力。
 
  【主持人】尤其年轻一代包括我们这一拨人可能动手能力非常弱。
 
  【夏德武】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生活节律造成这样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它太发达太方便了。在家里足不出户就可以吃喝拉撒全解决了,而我们古人要储备做准备,冬天怎么过冬,现在能源来源太丰富、太高科技了,很难设想我们这种呼吁能达到多少实际效果。但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轮回关系,当高科技发展到完全把人本能的东西全代替的时候,一定慢慢要回到另外一个起点,这个起点的形态是什么样我们现在不知道,应该是一个循环过程。任何事情发展到最高端的时候就开始衰落,因为在这个时间已经把人的本能基本都给代替了,这是非常可怕的,是对人类的挑战。作为我们这些有些经历从那个苦的环境下过来的人,我对学生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将来工作的能力为重,培养有能力的人太难了,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这里面最关键的是态度。
 
  【主持人】刚才说到文化的问题,我接触到一些设计师艺术家大家都在呼吁传统文化的回归,您对文化的传承创新有什么样的看法?
 
  【夏德武】这个问题太大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是义不容辞的,无论你是一个设计师、艺术家,还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为什么?第一,中国文化太好太强大了,在人类历史文化里留下的经典的太多,中国人还能引以为豪的基点只能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上,今天没法跟古人比。第二,我们怎么发展我们的事业,我去年在成都主持的一场国际设计高峰论坛,论坛嘉宾有来自美国波音的设计总裁,德国一个医疗器材的第一把设计师,当时在现场我面对所有的听众问他们怎么看中国当代的设计产品。当时台上坐了四位设计师都是来自国外的,还有英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席,都是在欧洲或在全世界最顶端的设计师,他们几乎同样的观点,中国没有设计。我们走在街上看到的建筑、广告、地铁、机场,我们使用的产品都没找到中国的设计,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欧洲在七八十年代的设计理念在中国的再现。这个在我提问之前我就知道的,为什么还要通过他们的传播这个事情?因为它是一个全国接收的范围,年轻人觉得,尊重创造性的东西就是一个新玩意儿,这个新玩意儿的概念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从网上、从国外的所谓现代设计里变出来,将这个四不象误认为一个创意产品,你还不知道火车长的什么样,你就不能谈火车是什么。我们的年轻设计师把这个理念得到某些老师或专家的首肯后,他认为这是一个设计思路。我还问他们怎么来发展中国的设计?他们回答跟我们一样,中国古人有那么多好的设计产品,为什么多学一些民族的创意?
 
  因为在没改革开放之前我们一直在呼吁民族性,这不能变成一个口号,如果变成一个口号就毫无价值,它很复杂很沉重,追求一辈子民族性的人都未必能达到民族性。还有一股力量非常可怕,就是假民族性,拿着那些糟粕的传统文化来说民族性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们要真正建立起一个知识系统,设计就是改变功能、加强审美、方便使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两个方向必须要学。第一,好好研究BHOUSE把高科技和高艺术完美结合,功能和技术,功能和艺术,中国古人做事是有标准的,中国人最讲究,中国是礼仪之邦,在这个礼仪之邦的哲学背后所有的东西就两个字“讲究”。人一讲究就有要求,就有标准,我们就是不讲究没有标准,所以才造成这种混乱,这是最可怕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我们自身做就很难,因为大环境造成的。
 
  【主持人】谈到传承和创新古时文化的影响,我的体会我接触到年轻的朋友,可能想去学这种传统文化,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学怎么去体会这个东西,我想能不能给年轻人一些建议?
 
  【夏德武】我们历史发展到今天,官方认可的历史五千多年,其实源源不止,内蒙古在87年挖掘的新东洼文化,被鉴定为八千多年的辽口文化,中原文化不止五千多年,但对年轻人来讲这些一生都学不完,不能强迫年轻人把一个知识系统全部都能掌握,这个强人所难做不到。但是有一点,可以有选择性的去读书,历史的几个结点要弄清楚,几个历史转型时期关键时期,从女娲、大禹治水、夏商周、秦汉统一、奴隶制社会的结束封建社会的过程这几个点要清楚,唐宋时期是中国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全民性的,文化艺术最发达,明清时期欧洲的工业革命和中国的关系,这几个结点更应该了解的民主这段文化。为什么对这个时期的文化做这么博大精深,吸引那么多研究者或爱好者,它跟今天的社会产生一个强烈对比,因为那种社会虽然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但集中到几个点的文化特别特殊。
 
  第一,那个时期是八股文文学文字的转换时期,首先在文学上那个时期出现特别了不起的一批文化人,再就是那个时期贵族还存在,至少贵族精神还存在,虽然溥仪皇帝消失是整个中国贵族文化结束的符号,这对后来的影响是极坏的,没有一个贵族系统的国家就没有标准。但那个时期社会上的文人和老百姓的思想很单纯,单纯到有信仰,有信仰就有标准,这个标准是骨子里面不能碰的。再就是尊重文化,尊重文化人,政府就是这样的。今天的社会结构和一些措施,对文化尤其对文化人的系统在文化大革命后就被全破坏了,今天不叫你臭老九就很欣慰了,以劳苦大众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府系统的社会结构,从文化系统上讲它的感情是好的,但精神上还跟文化积淀的结果有关,所以他们为标准的统一把一个高端的生活方式拉下来。我举一个最简单例子,我们小时候在家里面吃饭用的碗是一个颜色、一个装饰、一种材料,盛东西、吃饭、吃面都用它,有时候喝茶还用它,这是劳动阶级的本色。刚刚告别原始社会时,刚开始产生文明时,有东西盛饭了,不用手去抓了,这是初级阶段。现在物质已经完全超越了那个时期,多少年的标准定决定这样的一个生活方式,所以很难从骨子里面改变普通老百姓对这个生活方式的认识认知。
 
酒店设计与石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