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家银行(state bank of India)应该算得上是印度信用最好的银行
其实讲信用的印度人真的不少,我们要细心的发掘,谈到信用终究还是交易双方诚意的问题。我个人是这么看待风险的:
“如果有人诚心想骗你,你是逃不了的,一个主观思维和意念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无限大。要不然世界上纵然有那么严格的法律但还是不能阻止犯罪的发生。所以在生意场上,客观措施和估计能影响的仅仅只有风险和损失发生的概率。”
说到印度这个国家,其实熟悉阿三做事情的人都很清楚,他们的处世风格比较拖拉,不是很有效率,俨然一幅你急他不急的态度,看了让人想抽打。这种处世风格跟一国的风俗,文化和经济,政治,教育等条件都有密切关系。所以说,在我们看来是“托款或者延迟付款”的范围,在他们眼中属于正常的期限,同理,这也就更不能谈得上是信用问题了,因为这种“正常的期限”是在可以理解的范围以内的。
说到这里了,我只想强调,即便是StateBankofIndia这样的大银行,他们终归也是印度人开的,所以延时也肯定是时有发生的。因为,他们的银行同样认为那种在我们看来是“托款”的范围实际上属于正常期限。不用抱怨为什么印度人不按照规矩办事,其实归根到底的说,市场终归是“买方市场”,我们挣他们的钱,不能拿我们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给我们钱挣的人。否则就没人跟我们做生意了。实在不用说我们是遵循规则办事儿,that’sshit!国际贸易遵循的规则也只是贸易惯例,惯例可不是法律,只是在纠纷和解释的时候具有约束力的通则,理解的角度不同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我说关于印度银行信用的讨论,实在是不该下什么定论,也不外乎好或者不好。总之我们能了解到他们的处世风格就已经足够了。而在信用证结算的条件下,还有个更重要的环节就是单据的符合程度,假如交单没问题的话,银行是第一付款人,他就是在怎么没信用也是银行,抛开了想,真出了事告银行可比告出口商有保障的多,唯一的问题就是一定要做好单据,假如没做好,那才真的叫前功尽弃了。
如何能规避这样的“临界信用”风险呢?这是我们今天谈论的关键
其实,国际贸易相关的金融衍生工具有很多,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在信用证条件下最常用的三种,
1、贴现汇票
贴现业务实际上也可以理解成金融业务中的远期外汇交割,具体定义是,受益人和银行之间按照约定期限的远期外汇汇率和利率在票据承兑日当天进行交割。金额按照票据总金额以贴现率折算,进行拆分,当天汇票成对当天就会由银行代进口商垫付商贴现后的金额入公司帐户,而贴现率折算的扣费部分会在远期票据到期后由银行二次补帐。
实际整个贴现的成本就是远期外汇的升/贴水率和利率以及手续费用成本。而企业,可以把远期外汇风险转嫁给银行,在国外银行承兑汇票的当天就得到我方本地银行的融资实现即期入账。
贴现适合于对小额远期外汇的融资处理,因为贴现的本质是“银行代替进口商或者国外开证行在即期垫付款项”,这种业务更可以理解为“押汇/实际议付”,也就是说贴现一般而言是有追索权的,万一对方银行出现信用问题,我方银行是有权利将已垫付的款项追索走的。所以企业在做贴现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这一点,贴现不是买保险,它是短线融资只适合与小金额,不要到最后真的出麻烦了,搞得阴沟里翻船就不好了。
2、无追索权贴现
道理跟上述贴现是一样的,只是它在“追索权”的这个问题上有明确定义,做了一定程度放宽,也就是说,如果贴现是本地银行替国外开证行垫钱,那么无追索权贴现就是本地银行替国外开证行把你的单据买走了,帮对方银行把钱付给出口商。
当然,无追索权贴现的话,贴现率会更高,也就是我们要付出的贴现成本肯定要高出贴现,从而汇票的总价值就更低了,我们收到的钱也越少了。但从另一个方面考虑,无追索权贴现实际上适合一些中等金额的交易,因为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买断了贴现率折算后的所有外汇风险,而一旦汇票到期日]对方开证行发生信用风险,那么我们面对的风险仅仅是贴现率的那小一部分金额,而当时在承兑日当天即期到帐的已经贴现过的汇票金额银行就无权追索了,对方开证行不给钱由我方本地银行自己跟对方交涉处理。
3.福费庭业务
Forfaiting算得上是真正的远期风险全部卖断。这个业务世界通用,在金融学中属于出口信贷的范畴,其基本定义为,出口国商业银行或者大型金融机构以进口国银行或者公司出据的有价金融票据为依据,给本地出口商提供无追索权一次性高额融资.它在性质上与贴现有着绝对的不同,这是一种信贷而不是按贴现率折算汇票。所以,在国际业务中它常用于超大额的资金融资,包括高价技术转让,集团或者政府采购和大型设备的进出口以及资源类商品国际贸易。
刚才提到Forfaiting的依据是进口国银行或者公司的有价金融票据,也就是说,在超大额的贸易项目中,对方公司的固定资产是同样可成为申请融资的依据的,比如内部认购的股票(原始股),以银行本票折算的任何有形和无形资产,几乎能够用票面表示出金额的东西都可以承交给出口商(供应方融资人)作为融资抵押,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由国外开证行已承兑的信用证或汇票咯。
这个用在远期信用证上怎么操作呢?其实很简单,跟贴现大同小异,只不过forfaiting不是贴现,它不存在票面贴现率的问题,成本按照专门的计算方法按远期汇率进行成本折算,注意这里的所说的成本就是操作forfating本身的手续费用。其公式大致如下:
票面金额×(LIBOR 利差)÷360×远期天数
(什么叫做LIBOR?这指的是银行间的拆借率,这个汇率只在银行间内部交易中有效,它公布于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集中型离岸金融中心的央行,目前我国参照的对各国的LIBOR是以伦敦市场的标价为准的,这个价格在不停的变化,它是银行之间以及国别之间的信用等级和外汇交易需求量为核算基础的)
这个公式同样适用于无追索权贴现,不同点只是在于在贴现业务中,用的是远期汇率和贴现率来替换上述公式中的LIBOR。
为什么呢?因为目前在我国,由于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和相关政策的限制,真正意义上的forfaiting还不存在,但是用于远期票据贴现融资的项目还是存在的,这样更方便出口商收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的银行只有招商银行一家可以提供for feiting,其他中资银行(包括四大商行)所提供的也最多只是无追索权贴现而不是for faiting(说有的话,就是蒙人的),区别就在折算方法上,试想如果以远期汇率和贴现率来替换LIBOR的话,实际上我们的成本会和forfaiting差不多,但是for faiting买断的是票面金额折算后的所有远期风险,而无追索权贴现仅仅只是贴现后的票面金额,如果把无追索权贴现和forfaiting划等号的话,那么贴现率就白白被银行赚走了,这么看那还不如有追索贴现,虽然有部分风险但是得到融资后一切顺利的话银行在到期日后还会二次不帐。如果用牺牲相当与forfeiting的成本去卖断部分贴现折算的远期风险,那就太不值了。
综上所述,其实远期风险是会容易规避掉的,只是大家要熟悉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合理为自己融资,虽然有一定的成本,但是首先而言,这个花费对大额的收汇处理和对方的银行信用问题就有很大益处,只要卖断风险给银行就相当于把商业风险变成金融风险转嫁给融资机构,使风险变成数字化概念踢出我们的视线,由银行处理金融领域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到很大的便利。
此外,细心的朋友还会反思到,如果我们卖断风险,实际上带来的好处不止这些,比如,在远期条件下大于90天的收汇期会对核销退税造成影响,而即期得到融资后,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此外,实现了即期条件下的远期收汇``不仅仅规避了汇率风险更给我们的市场开发带来了方便,因为我们可以酌情在信用证项下给与进口商放帐期,当然我们可以把贴现的成本融到价格中,既然融资让变了你我,当然成本也是要相对提升的咯。
推荐各位试下外资银行的以上融资业务,骗乃防不胜防。与其考虑怎么防倒不如考虑怎么躲。
• 凡注明“石材体验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石材体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体验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点击右侧【在线咨询】或至电0769-85540808 处理时间:9:00—17:00
石材体验网部份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