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请升级Internet Explore 。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发布时间:2013-03-09    
  50岁的尹端对待设计还能始终如初生婴儿般单纯。换做他人,要么早已沉沦于设计的物欲之海,要么早已“神形涣散”,尹端却能在知天命的年纪越加掷地有声地说:如果不做设计,我会提前洗白。
  他对设计的热情与赤诚之心,已经不能用爱来概括,而是一种关乎他人生和生命的情根。
  第一次见到尹端老师,是在《旁观者》室内评论的一次沙龙上,他来得有些迟,双手合十连声道对不起,一落坐便向各位点头致意。与现场我相熟的设计师比起来,无论衣着、言谈举止,他表现得都不像设计师,更像一位师者——凑巧的是他也在美院、工商大学任教。
  熟悉重庆工装项目的人,大概都知道港鑫,尹端正是在里面任职设计公司的总经理,主持公司所有项目的设计工作。也许是集老师、总经理、设计师于一体的三重身份,让他早已在角色转换中减去了设计师特有的标签。
  尹端几乎是重庆资历最老的一批设计师,他也算得上是重庆室内建筑蓬勃发展的见证人,参与过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三峡博物馆、重庆市图书馆、重庆大剧院等重点项目的室内装饰工程设计。从1983年建院毕业至今,设计路上28年的深耕,让他早已得道并且返璞归真:不用任何LOGO,就足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所以如今的尹端,才会有更从容纯粹的心态面对他所深爱的设计,这是一种类似于“人生不在初相逢,洗尽铅华也从容”的豁达情怀。也正是如此,快50岁的他,可以拒绝掉百万的年薪,放弃一些旁人看来很不错的职位邀请,放下功名利禄,就做设计,闲来读一读南怀谨。
  就在去年,尹端开始攻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开始研习哲学。
  
  建院1986级的硕士才子
  我们常告诫自己,活到老学到老。但世人又有几个能真正做到?尹端对于专业、非专业领域的不断探索学习,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老话。
  他1983年建院建筑学毕业,1984年到清华大学进修建筑声学——研究室内音质和建筑环境的噪声控制。1986年,他又回到建院攻读硕士研究生。设计师读研,这在今天也绝对令人称奇,何况是在86年?尹端的回答很简单,他爱专研这行。
  其实我想问,是不是因为和家庭有关?要知道,他父母都是建院的老师。话还没说完,尹端就笑起来直说:我是建院子弟,但不要把家庭出身和我的经历联系起来,这没必然联系。因为家庭,所以才怎么怎么样这种因果论点不一定正确。
  看得出,尹端有些在意别人把他对设计的爱曲解为家庭缘故。
  其实我是一个建筑师
  尹端毕业后,一直做大型项目的室内装饰工程设计。但学建筑的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在做室内装饰,“其实我是一个建筑师,我是在做室内建筑。”他说。
  所以他常喜欢做的事,就是在做室内设计时把里面的结构优化。他认为室内装饰是穿衣的工作,只有建筑结构本身的美,才会真正赋予一个建筑的性格,我们只是把建筑自身的美发挥到极致。这样的理念让尹端在做设计时,比别人更为严谨,甚至你会认为:那样理性认真地看待设计是否显得有些古板?很多设计师做设计不都是跟着感觉走吗?
  “大师的东西都是严谨的!”尹端很认真地纠正我关于设计需要感性的片面观点,“我们习惯看到设计感性的一面,往往忽视设计理性的一面。”他义正言辞地说设计需要有规范,比如制图的规范。“从制图上,我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艺术院校的学生画的,哪些是重大建院学生画的。”尹端认为,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目前的设计都过于随性和随意。
  好设计不是为了像什么
  基于对设计严谨性的把握,尹端对待设计的态度也理性到一丝不苟。对于室内设计普遍存在的造型、风格纠结问题,尹端说,功能决定了你要怎么去设计,你的目标是什么,设计更需要理性的分析,你不能主观臆造概念而为业主去设计个什么东西。建筑艺术的审美是抽象的审美,而不是具象的审美。“一个好的设计不是为了像什么。”
  那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设计?
  尹端依然抛出了他的建筑学观点:空间美、结构美、技术美、功能美。“空间是最无价的,塑造空间是一个好设计的基本。”
  尹端的这番观点,也许可以归结到建筑院校体系与艺术院校体系的区别上去。
  教育让自己感到无知
  除了任职港鑫设计公司的总经理,尹端目前也在做教学工作。前不久刚成立的“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正是由尹端负责做教学研究。数十年累积的设计经验,让尹端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设计理论。而这些书本上从来不会有的理论有机会被他传授给他带的团队、学生。对于大学教学中的设计课程,尹端保留自己的评价,但我想他的观点并不难猜:在中国教育制度的大背景下,尤其强调动手能力的设计专业课程,可想而知与现实有多少差距。
  也许是基于对此的思考,尹端才花费更多时间来总结自己的经验,并整理出一套完整的体系。他的这套体系有多完整?他举例说,仅仅一个普通家装的评判标准,就总结出了700个问题。
  除了向别人传道授业解惑,担当老师之外,尹端更多时候却还做着学生,他乐于在设计之外吸取更多养分。与很多设计师不同,大学毕业后的尹端还在“上学”,去清华大学进修,回建院读研,在快50岁时攻读哲学博士……做了快30年的设计,也正是这样的不断学习,让他对设计一直保持着高昂的热情。
  “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教育让我感到自己很无知,觉得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学。”这里的教育是广义上的学习,是学海无涯里的那个学。
  你很难想象,50岁的尹端对待设计还能始终如初生婴儿般单纯。换做他人,要么早已沉沦于设计的物欲之海,要么早已“神形涣散”,尹端却能在知天命的年纪越加掷地有声说:如果不做设计,我会提前洗白。
  他对设计的热情与赤诚之心,已经不能用爱来概括,而是一种关乎到他人生和生命的情根。
  灵感来自于半睡半醒间
  尹端对于设计的严谨,以及他把自己定位于建筑师这样一个身份上,让我产生错觉:眼前的他应该是和国际上那些建筑师一样,精于职业化的言谈举止,甚至一样严谨的生活习惯?他应该没有中国设计师普遍存在的“艺术优越感”、“艺术化性格作风或癖好”吧?
  所以我好奇地问,你的灵感来自哪里?他的回答出乎意料:
  “我家里有多种不同的花生米,常常是在半夜一边嚼着花生米,一边构思设计,加上瞌睡,那种状态就是似醒非醒,灵感常常就在这半睡半醒间蹦出来。 “我习惯在床头放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半夜灵光来的时候就记下来。我家娘子会习惯性地帮我准备这些东西。”
  尹端这番声情并茂的回答,让我诧异到,原来采访才刚刚开始,可惜时间已到深夜十二点。
  旁=《旁观者》室内评论
  尹=港鑫设计总经理、重庆艺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重庆设计精英联盟常务理事 尹端旁:参与过众多大型项目的室内装饰设计,比如重庆歌剧院等,你如何看待这些建筑物本身?
  尹:不评价别人。
  旁:你几乎都做工装项目,如果让你做家装设计,这两者会让你有不同感觉吗?
  尹:没有,都是对空间的塑造。我也做过私宅,但基本上都是些不太方便说的业主(编辑提醒:大家可八卦下什么样的业主不能说)
  旁:你目前一个身份是老师,通过刚才听你对设计的认知和理解,我觉得你一定是一个严谨治学的老师,比较严格。
  尹:哈哈,可能学生会用不一样的眼光来看我,毕竟他们都知道我的工作经历。他们会把我当导师,在专业上,在人生观的引导上。
  旁:那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学生时代的学生与今天的学生有什么不同?
  尹:(现在的学生)勤奋不够。
  旁:你现在也是重庆艺术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你对现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有何看法?
  尹:中国教育体制下这个专业的教学,与德国包豪斯学院有很大差距。我认为设计教学有三点要注意,第一是设计规范的认识和掌握;第二是对审美观的培养;第三是对设计方法的强调。现在我们艺术工程学院采用的就是包豪斯的工作教学模式,更多是实际操作,我们是师徒关系,手把手地教。
  旁:做了几十年的设计,你如何才能永远保持激情和提高?
  尹:对设计的认知不断提升,去学习。教育让我感到自己很无知,觉得有太多东西要去学。
  旁:对年轻设计师有什么建议?
  尹: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勤能补拙。
  设计哲学:
  知白守黑,和而不同
  人生态度:
  习惯性对人好 则问题适度反击 于合作
  尹端语录:
  关于设计:设计一定要讲方法;做什么设计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什么方法做设计。
  关于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知道自己无知,从而让学习成为终生的需要。
  对下一代,就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做自己擅长做的。
  关于团队:
  我要让跟着我的年轻人买得起车,买得起房,但是每天工作8小时,按部就班肯定买不起房。
酒店设计与石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