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第一个,在5.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242个建筑群体中,当伟大的上海世博会降下让世界惊叹的帷幕后,它爆发出耀眼的“后世博效应&rdquomdashmdash;一个领先上海、领先全国、领先亚洲,世界一流的文化集聚中心,开始商业化营运,并结下果实。它正是被称为“飞碟”的上海世博文化中心,而今天已更名为上海梅赛德斯&mdashmdash;奔驰文化中心。
当一个建筑让人感动时,这个建筑一定与众不同。从浦西眺望,这个巨大的“飞谍”,仿佛“天外之物”,轻盈地降临在浦江东岸,与大地热切相吻,与江水相依相伴。当我们的视线,转移至这个“天外之物”的内核,询问它的来由:你是如何“飞”来的,又将如何“起飞”?当一切答案展现在你的眼前时,那不仅是感动,还有更多的惊叹和欣慰。
一
高起点地重点规划和建设一批文化项目,完善城市文化设施布局,是上海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越来越明晰的思路。在世博园内再建一个演出场馆,是世博会的需要,也是浦东文化发展的需要。当这个4000人座的方案到了上海市领导人那儿时,上海市市长韩正有一句话,让大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如果还是建一个剧场,为什么要建到世博园内?”对呀,为什么要建到世博园内?一切始于世博。创新,是世博的灵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的理念,不是一句口号,更要体现在世博以后。显然,上海市领导人的认识更高,眼光更远,胸襟更宽。
一个国际大都市,文化的影响力至关重要。一个缺乏文化的城市,不能称其为完整的城市。一个没有文化影响力的城市,难称国际大都市。具体分管世博文化中心项目的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止静谈到码头和源头的关系问题。她认为,上海是一座文化码头,但不仅是一座文化码头。它是有丰泽的文化源头的。这个文化源头是上海自身的文化底蕴,还有它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吸引力、传播力、影响力。正因为源头宽泛、深厚,才会形成码头,托得起码头。上海需要拓展的正是文化源头。
从这个视角出发,又在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依据自身的条件和实际,上海世博文化中心一次次改动设计方案。那边,建设工地热火朝天,机器轰鸣声不断;这里,纸上的笔尖沙沙响,方案还在修改着。以钮卫平为首的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项目团队、以汪孝安为首的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设计团队和上海建工集团以陈建秋为项目总经理的建设团队,在2年又3个月的时间里,边探讨、边设计、边施工,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了解这个项目的人,无论是内行专家,还是外行看客,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籍人,谁都认为,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独具一格的建筑是不可能的,完不成是可能的。
今天,时尚、大气、简洁、美观的上海世博文化中心,令所有站在它面前的人心动。它与这座城市相融在一起,又以自己的特点,独领风騒,傲视群芳。诚如它的设计理念“时空飞梭”,它是现代的又是未来的,它是上海的又是世界的。诚如它贝壳般的建筑外形,它是时下上海最为鲜亮的一颗珍珠。
走进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先前的4000座剧场,现在已经变成18000座剧场了。它不仅是变大了,而且变丰富了。18000人的座,可变成12000、8000、4000等座的剧场。以剧场为核心,它同时拥有6个电影院、1个音乐俱乐部、1个篮球场、1个冰球场,以及多个酒吧、餐饮、商店、展馆等等,完全是一个现代的以文化为主体的文体商饮集聚中心。
二
文化成为国民经济转型时期重要产业之一。这个概念的确认,是“春天的故事”中迟迟而来的一笔。将其化为成果,需要一段艰辛的实践之路。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环境下,华夏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矗立起一座座大型文化场馆。但是,鲜有哪一家在投入使用后,通过商业化营运,而“自食其力”的。在这方面,我们缺少实践,更缺少经验,无借鉴之路。
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在方案确认以后,文化界一项从未有过的举措诞生了:卖出20年的经营管理权,同时让经营管理方参与整个设计和建设中。这个经营管理方就是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著名的美国文化娱乐企业AEG和A共同组建的东方明珠安舒茨文化体育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他们除有偿获得20年经营管理权外,还需要每年交给业主一定的收益,并承担一般的场馆维修费。世界一流的文化娱乐企业,带资进入管理,这在中国没有,在世界上也少见。事实上,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刚破土动工时,就获得了来自中外合资公司有偿获取经营权的费用,这个费用占整个建设资金的五分之一,这在中国建筑和文化史上都没有过。
这个经营管理模式是:中方国企控股,外方运营管理。AEG具有丰富的剧场运营和管理经验。他们与世界众多顶尖艺人保持长期的良好关系,文脉宽广深厚。他们与世界500强中众多企业也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与这样的世界一流的企业合作,其效益必定大于二。
于是,又一个让人惊喜的现象出现了:德国奔驰公司买下世博文化中心10年的冠名权。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也就是说,上海世博文化中心10年的运营维持费用基本解决了。大型场馆建成后的场馆维持费,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相当多的场馆只能靠政府拨款维持。德国奔驰公司也是第一次在国外做冠名权,而且即便在国内也从来没有投入过这么大的一笔资金。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世博文化中心董事长钮卫平说:“是东方明珠的品牌,‘飞碟’的建筑,加上AEG、A的良好声誉,成全了德国奔驰把这么一大笔钱投进来。”
随后,轩尼斯、百威、麦当劳、中国联通等中外企业,纷纷以“创始合作伙伴”的身份,成为上海世博文化中心的赞助商。
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可以看到许多与众不同的经营管理方法。比如演出,国内大多数大型文化场馆,每演出一场一般都要包掉演职人员的吃住问题,同时还要从收入中提成付给演员报酬。上海世博文化中心是以场地租赁的方式与演出公司发生关系的。演出公司每演一场付给世博文化中心场租费,至于如何与演员、票务发生关系,是赢是赔,是演出公司的事,文化中心都没有责任和关系。酒吧、餐饮等也都以租赁方式,租给有关人员。中心拥有的包厢,也不是如其它场馆一样永久性卖掉,而是一年一年的包掉。
这样的合作和营运模式,其实是将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经营权、收益权、冠名权、销售权、租用权等等,统统分离出来,让效益最大化。钮卫平说:“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也是为了鞭策和督促这个管理公司,完全要国际化操作,在管理中不断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我们要把世界上最好的概念和最好的经验、方法学过来,进一步开拓文化市场,做好我们的文化产业。”
三
上海世博文化中心的拔地而起,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物,在上海乃至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标本性的启示和作用。
有一家大剧院开张时,邀请各地分管文化的宣传部副部长观看演出。据一位参加这项活动的领导说:那天,他们几十个部长一人两个包子、一瓶水,还有黄瓜等,坐在剧院的阶梯上吃了起来。怎么会有这样的风景?因为,这家大剧院就是一个剧场的功能,没有餐饮厅,而附近也没有合适的饭馆。多少年来,我们的条条线线分得清清爽爽,剧场、电影院归文化管,百货、电器店属商业管等等。再豪华的剧场,一般也就是在夜晚才有生息。如是没戏演,一天24小时瞎灯暗火。
然而,只要来到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就可享受到多种服务。三五知己来看一场戏,开演前同在餐厅聚聚,散戏后还可在酒吧坐坐,分享各自的感受。一家三口来到文化中心,孩子想溜一场冰,父亲想看一场电影,母亲则想听一场音乐会,那么就“各取所需”吧。完了后,又相聚一起看一场A,或是享受一次美餐,一天的时光,在快乐和亲情中度过了。
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就是这样一个多元的文化娱乐中心。东方明珠安舒茨文化体育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外籍总经理聂开言说:“我们就是要它每天每时都有活动,每天每时都充满活力。”毫无疑问,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将满足现代人对文化娱乐的要求,它是当今世界最为时尚的文化区域。
当上海世博会划上美丽的句号,回想令人惊艳的开幕式和令人不舍的闭幕式,如果没有世博文化中心,是否会逊色些?184天的世博会,340多场的歌舞、音乐、综合演出和庆典活动,如果没有世博文化中心,是否会单调些?800多万人次的参观,6楼眺望黄浦江美景和壮丽的园区,如果没有世博文化中心,是否会遗憾些?如此等等。上海世博文化中心的出现,为世博会的成功,增添了举足轻重的一笔。
且此。上海世博文化中心的出现,为上海“后世博”的文化效应,提供了一个样本。11月19日,王菲个人演唱会将在文化中心举行。这个演唱会原定演出2场。然而,一票难求,增演至5场,仍难求一票。12月份,张学友的演唱会也从5场增演到6场。2011年,是奔驰125周年庆,1月15日,奔驰将全年的首场庆典活动,放到了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届时,全球众多著名艺人相会上海。在2011年春节以前,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将有25场高水平的大型演出活动。还有,美国著名的A篮球赛,国内少见的冰上芭蕾、荷兰的冰壶等等,都将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竞技、表演。
世界一流的文化娱乐元素,都将汇聚在一个屋檐下&mdashmdash;上海世博文化中心,这已不是梦想,是事实。兴奋感、自豪感,由衷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后的上海世博文化中心,也就是上海梅赛德斯&mdashmdash;奔驰文化中心,将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文化中心,一个新的国际性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