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书画院院长王锡良
千年青花瓷艺术邂逅现代建筑,将是怎样一番景象?
在近日举行的“东渡杯”青花与建筑艺术创作大赛中,作为比赛艺术顾问的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张松茂联手创造了一幅瓷板画,将青花艺术巧妙运用于建筑开发设计,同样绽放出绚丽之美。
千年邂逅
在中国陶瓷艺术界,王锡良、张松茂两位大师几乎无人不知,他们制作的陶瓷艺术作品,被海内外众多买家收藏。
对于将青花瓷艺术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两位大师表示:“埋头画了一辈子画,都在瓷器上画。没想到现在被运用到建筑上了。”
王锡良介绍,青花运用于建筑古时已有,但并不多。在过去,景德镇烧瓷的人都在火神庙祈福祭拜。“记得当时自己还很小,在学徒,但在火神庙看戏时就看到过青花砖瓦,美丽图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展示最新技术成果的世博会上,“青花建筑”已经开始向人们掀起了神秘面纱。
上海世博会中国省区市联合馆内的江西馆设计标新立异,其外形是三个大小不等的青花瓷容器;而当人们踏入该馆景德镇展区一条波光粼粼的溪流时,就会有青花瓷片浮出水面,伴随着人们的脚步在水中荡漾&hellihelli古朴的青花瓷图案,被活灵活现地融合在建筑居所中。
“将青花这一优秀的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建筑里,这样的作品让人充满期待。”在江西馆景德镇展区前,一位来自法国的建筑设计师曾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
国粹之美
国粹青花瓷几百年来一直位列名瓷之首,经千年收藏热度不减。
2005年,英国佳士得拍卖会上,元代青花瓷《鬼谷下山》以1400万英镑落槌,刷新了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价格纪录。
青花瓷国外又称&ldquoLUE CHINA”,耐酸耐磨,历经千年颜色不褪,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700年来一直占据中国陶瓷霸主地位,被称为中华收藏之灵魂,为历代商贾名流所钟爱,无数人以拥有青花瓷为荣耀。
对于青花与建筑艺术设计大赛,王锡良从切身经历有感而发:“将青花融入建筑之中,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创作手法。参赛的年轻人在设计创意上一定要新,要有创意。年轻人朝气蓬勃,富有创造力,作品切忌千篇一律。”
王锡良虽然年近九旬,但创作时仍然追求创新。12岁辍学后随叔父王大凡(著名的“珠山八友”之一,景德镇陶瓷美术名家)学习瓷画。1979年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为景德镇市首位获此殊荣者。1992年享受国务院頒发“政府特 殊津贴”,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书画院院长。
“青花艺术古老,运用到建设之上是一种很大胆的创新,对于发展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创新不仅利于青花艺术的发展,而且给建筑艺术增添了魅力。”张松茂认为。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年近八旬。1954年进入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研究设计。1986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88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4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张松茂设计的《紫归牡怀图》,为江西省政府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珍贵礼品。他与日本著名陶艺家浦上善次联袂创作的巨幅瓷壁画《庐山骏马图》,成为名扬海内外的艺术瑰宝。他创作的雪景瓷板画《三顾茅庐》以150万元成交,粉彩瓷板画《和靖咏梅》被藏家以130万元购藏,创当代艺术瓷高价纪录。
青花建筑
青花艺术早已为众多领域所采用。从青花纹饰出现于北京奥运会礼服,再到青花瓷系列手机的出现,都在以青花瓷为主流元素再现中国传统文化。但“青花建筑”的出现,在国内还当属首次。
“在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点缀有青花元素的奥运礼服的出现,触发了我们的灵感。青花艺术如果放到建筑上,会是什么样的效果?”东渡国际集团董事长李海林表示。
打造国内首个青花建筑,成为东渡国际的一个重要目标。青花艺术将被鲜明运用到楼盘的景观、室内设计、建筑外观、布品设计上。今年3月份,“东渡杯”青花与建筑设计大赛启动,向海内外召集创作作品。比赛结束后所有参赛作品将在上海东渡青筑的艺术馆内展览和收藏。
事实上,提取青花瓷纹饰作为建筑空间设计的主导概念,已是近年来建筑设计的趋势之一。李海林希望,在瓷器中寻找灵感,让其散发出一种别样风情,通过形态与空间的规划,让传统元素自然溶入环境当中,重新诠释生活状态。
据了解,东渡国际集团从事房地产开发20年,始终专注于青年人居产品研发,迄今为止已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层次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成功开发了丽舍、青年城、海派青城、梦想青城、城市综合体、网络复合地产等产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