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另一个地方与今天的中国相似。它携久远的历史、广袤的幅员、庞大的人口,却飞奔。然而,展览的艺术总监、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沈其斌提出,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不是存在着巨大的隐患?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不会是灾难性的,不可持续性的?这一番自我提问,正是“更新中国”展览的深层台词。
ldquo;更新中国&mdashmdash;关于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艺术和建筑展”于9月5日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拉开帷幕。作为“德中同行”文化项目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此次展览将一批建筑设计师和艺术家汇聚一处,共同探讨有关“更新中国”的宏大命题。
此次展览由两大部分组成:40个基于“都市论坛”的建筑实例文献,以及19位中、德艺术家和建筑师在“更新中国”主题下全新创作的近20件艺术作品,呈现方式包括装置、影像、摄影、雕塑、绘画、行为等。
建筑:使用-废弃-重生的“循环概念”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博士刘珩建筑师设计了作品《困》,她谈到灵感来源于“困”字本身,字如其形,“我觉得作品应该有两个方面的概念,首先是由自然跟人工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的,在作品中我运用了建筑模板的框架,你可以看到底部都是模拟的建筑工地场景。其次,在作品中我使用了很多建筑模板,这些模板经常都是被作为建筑垃圾而废弃的,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重生’,还原到一种自然的状态,从使用到废弃到重生的‘循环概念’。”策展人李翔宁介绍说,“她的作品来源于对建筑废料和施工现场的反常想象,对于建筑和社会很具有批判性。”
而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袁烽教授“倒置喜玛拉雅”的作品则是运用参数化设计手段,通过对喜玛拉雅山在形态地理学上的切片式解读与重构,试图唤起的是一种对自然与生态的反思。“这个喜玛拉雅山的轮廓是根据2009年谷歌(Google Earth)上的参数,依照1:70的比例缩小的,在装置下有镜子,从镜子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正向的、真的喜玛拉雅山的样子。倒置的喜玛拉雅山是真实的,而镜子里的喜玛拉雅山是虚无的。”袁烽解释说。作品试图打造出一种虚幻与现实交融的景象,透明切片的运用使其外观及彩色的影线可随着视角和光线的不同而变化。“这个作品体现了哲学中所说的有和无的共存,山体的融化本身是和我们的生活方式相关的,那这个倒置喜玛拉雅就与我们相关,从而这种虚无的形式就与我们的生活方式相关。”
对于中国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刘珩认为还是会回归到对能源和建筑材料重新的探索。总体围绕“节约”这个主题,节约土地、节约材料、节约能源等等。
而袁烽对于中国建筑的未来则认为,与社会的关系非常重要,大众欠缺审美能力,过多社会的观念关注的是如何永久、奢华,这些都是属于伦理方面的观念,大部分不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于朴实简单的东西不屑一顾, 从而造成现在很多建筑都高能耗不环保。
艺术:可设置话题,却不能给出答案
艺术家邱志杰的装置作品《两棵树》,用各国文字的书籍垂直摞成一棵树,又用真实树木的木料斫成一本本书本摆放成树木的形状。这个作品其实和环保并无太大关联,邱志杰想探讨的似乎是我们的知识谱系和文化母体之间的关系。旅德艺术家刘广云的作品更加直接地介入了社会现实,介入了“更新中国”的命题。他用一大串小数点后有很多位的数字,组成了大幅图片,冷峻的数字组成了抽象画一样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这些真实的数据,其实是广州、北京、上海等超级城市里诞生的“地王”成交价。刘广云认为,“不断变迁的是地面上的人工景观,不断涨落的是被操纵的市场价值,不断更替的是使用这块土地的风流过客,而在自然界里土地却永远仅仅是一个恒久不变的地理位置。&rdquoldquo;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也吸引了艺术家的关注。艺术家金江波拍摄了凌晨时分空无一人的街道,世博标语、世博标志、海宝形象无处不在。但夜色已晚,城市卸下浓妆,如同疲惫的美人。这时候发现,当人群离场,世博会就只剩下了这几个核心的元素,就只是一种宣传的策略。
展览中也有几位德国艺术家的作品。德国艺术家对于环保的态度并非单纯的概念表达。当中国艺术家们像哲学家一样谈论意义、主题和观照等华丽的词语时,西方艺术家却像科学家一样在能量守恒的无形天平上计算、转换。伊娜?韦伯的作品是废纸板箱和泡沫塑料箱做成的。纸板箱做成了一只丑陋的大鸟,也许是凤凰。往下拽一个把手,它就会展开自己好不华丽的翅膀。泡沫箱做成的那个像是一只恐龙,轻飘飘的外强中干的霸王龙。拽动把手,它的嘴巴就会虚弱地一开一合。作为一个互动的装置,其游戏的趣味性仅止于此。但德国艺术家以特有的严谨附了一张能量的换算表。一个垃圾回收工人,每天回收多少此类废物,每回收一定数量的废物平均消耗能量是多少。然后你拽动这个玩具的力量,和这个消耗的能量正好相当。因此,对于废物回收、对于环保的体会,就不再是数据,而是你肌肉的记忆。
将“更新中国”理解成一个单纯的环保主义者聚集的展览,会失之褊狭。城市、环境、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艺术和文化症候、消费主义等子题,在展览中都有呈现。但随着对展览的观看,有一些疑问也必将随之而来。
低碳生活、绿色环保,对这些话题的关注早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道德正确的行为。举办这样的主题展览,题中之意就是要对社会现实进行干预。但设置了宏大的命题之后,无论是策展人还是艺术家,都终将发现无法对自己的问题给出满意的解答。环保并非环保那么简单,文化形态也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在强悍的各种力量面前,艺术特有的柔软很容易就变成了软弱。假如,策展人和艺术家们有觉悟从自我陶醉、自我满足中醒来,将很可能充满无力感。
艺术家邱志杰称:“可持续发展、环保,可以设置这个话题,但是却不可能给出答案。话题本身比较宏大。相比于这个展览,主办方出的一本书倒真是很不错。里面收录了一个作品,是我非常欣赏的。这个作品是收集世界各地的骨灰盒,堆成一个金字塔,打算放置在德国魏玛。不管是它的宗教感,仪式感,还是美学价值,以及兼顾尊严的解决死亡占地的方式都很不错。但是最后魏玛当地的居民不干了,他们不愿从世界各地招来那么多魂灵。所以这个作品最后是未完成的计划。&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