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请升级Internet Explore 。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发布时间:2011-09-19    
作 者:张在元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日 期:2004年9月
开 本:16开
字 数: 451千字
书 号:ISBN 7-302-08633-8
定 价:80.00元

《红环0.18》第二章节选
http://www.abbs.com.cn/bbs/post/view?bid=1&id=6079371&sty=1&tpg=1&age=0

评论:一位中国建筑师建筑人生求索的片断
作者:17野

建筑师的建筑人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当我们在沉思中反思,在感悟中明白原来我们最终需要的是尊严。

几乎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战争都是在争夺土地。当帝国君主面对统治的疆土版图,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为子民建立更多更适宜的定居地——于是,城市与建筑活动数千年来连绵不断。每一个民族与国家都以建筑与城市文化体现自己的尊严。其中,拥有悠久历史感的中国建筑师更为意识到尊严的神圣与必要。

这里所要特别提到的一位中国建筑师,他的名字是张在元。

2002-2003年,张在元写成一部自转体小说——“红环0.18 Rotring0.18”。动机和目的非常简单:张在元要写出自己建筑人生的求索之路,也要写出中国建筑师的尊严。

1982年春,张在元的中学同学陈德兆从德国带回一盒红环Rotring笔,作为学习礼品赠送给张在元。从此,张在元以红环0.18 的线型绘图参加国际建筑设计竞赛、绘制博士学位论文插图、给无数国外朋友画肖像,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

张在元以——“红环0.18 Rotring0.18”为书名,以五个章节真实地向读者叙述在中国、日本和美国求学与设计的故事。

其实,我们或许会感到这些故事是多么平凡,然而,这些故事犹如一块块砖,逐渐累积砌筑成一位中国建筑师在国际建筑界的尊严。

惟独建筑尤其需要国家或地域土地的支撑,因为土地凝固地方城市与建筑文脉,同时,土地也是支持与扶持建筑师设计的平台。

“红环0.18 Rotring0.18”写出了张在元对于建筑理想、建筑理念、建筑学识以及设计方法的追求过程——从长江中游的一个小村开始,从武汉到上海、从上海到东京、从东京到波士顿,建筑人生旅途上的每一个脚印都几乎是由红环0.18 画出的一条线。 

张在元希望这本书主要为在校建筑系学生提供真实的建筑人生求索信息;与此同时,他也希望“红环0.18 Rotring0.18”能够为中国建筑师建立自己的职业自信心以及自尊心。因为,书中并非以空洞的说教,而是以真实的求学经历论证了一条道理:在国际建筑界,中国建筑师与外国建筑师的人格平等、智力接近,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轻视自己而盲目迷信国外建筑师,我们完全有意志与能力实现属于本土文化价值的建筑目标。

值得向诸位特意推荐“红环0.18 Rotring0.18”——因为这本书写得确实真实感人。

评论:《红环0.18》——张在元博士谈中国建筑师成长之路
作者:安治永(中国建设报记者)

红环是建筑师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德国制造的高品质绘图笔。最近建筑师张在元博士的自传体小说《红环0.18》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一支0.18毫米的红环笔对于书中主人公张在元来说不仅是偏爱的工具,更勾画着一个“不安分”的中国建筑师的成长道路。记者几乎是不忍释手地读完全书,《红环0.18》是少见的中国建筑师敞开心扉与社会交流的范例,更展现了中国建筑师战胜困难、不断求索的勇气和豪情以及对中国城市和建筑振兴的深刻思考。在建筑师群体中,忧谗畏讥、埋头做事的风气相当盛行,就《红环0.18》采访过张在元之后,记者愈加清晰地了解到这个敢于站出来让社会了解的建筑师的良苦用心:加强与社会交流、普及建筑知识、提高整个社会的建筑文化水平。

不交流就会闭塞

进入21世纪,中国城市和建筑遇到了新转折、新机遇,一个标志就是整个社会开始热烈关注中国建筑与城市建设的状况。塑造中国建筑与城市的主角应该是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这些人应该成为城市建设的中坚主体力量。

张在元说:“如果说上世纪我们落后发达国家很多年,21世纪,我们的建筑与城市要赶上去,就不仅是硬件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软件,是我们的文化,体现中国建筑文化的特征特色。这个工作要靠全国的建筑师与规划师去做。我作为中国建筑师之一,始终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建筑与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靠大的建筑量,更重要的是考察人的素质,就是建筑师和规划师的素质。建筑师和规划师素质如何提高,我觉得重要的就是学习,同时要注重交流,否则就会闭塞。”

张在元的建筑人生始自在大学建筑系当助教,到出国留学以及在国外的研究工作,又回到国内从事研究设计,整个过程反映了20到21世纪中国建筑师的成长以及锻炼的经历。这个过程特别注重学习求索,不断充实自我,学习知识,不断交流,这也是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师成长的一个缩影,是考察中国建筑师、建筑发展的一个片段,建筑师的求学求索的过程也是中国建筑师与世界接轨的过程。

写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记录

谈到为什么要写作《红环》这本自传体小说,张在元说:“我不是作家,但爱好文学,我一直认为建筑师的专业基础不仅仅是画图,同时也应该有相当的文学修养,不仅可以鉴赏,还能够写一些东西。我国老一辈的建筑师在诗歌、散文方面都很有功底。但我却要写一本小说,有三个重要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把求学的过程反映出来,给我们的建筑师特别是成长中的青年建筑师一个很好的借鉴,可以让他们从我的求学经历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让建筑师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好。张在元从17岁开始当描图员,一直到今天,整整30年,从工作到读书,又工作,又从工作到留学,从留学到工作,始终没有离开设计这条线,而且始终都是自己在学习,把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文学、绘画、摄影、音乐综合起来。他曾经以为通学博览是自己独特的一种建筑探索过程,结果在国外和很多建筑师交流过程中,却发现多方面的修养对国外建筑师不仅是一个必需,是建筑设计的基础,也是建筑师的必修课,一个社会修养的过程。在整个求学过程中,太多的启示让张在元有了把这个过程写出来的冲动,希望能和建筑师分享、回味这个过程,让正在求学的青年建筑师们去借鉴。

张在元的第二个目的是想让社会了解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工作和生活。人们现在对建筑非常关注,也关注建筑师的成长,关心建筑师们怎样去工作,怎样去做一个完整的设计,建筑师有哪些类型,建筑师成长有什么过程。我们的社会对建筑师还很不了解,而建筑师们也多数埋头做自己的工作。历史上,中国建筑师长期没有自己的地位,他们仅仅是工匠,上世纪80年代之前,他们还被放在工程师系列,虽然地位上是同等的,但工作性质不同,分工不明确、不规范。直到90年代,建筑师才名正言顺。张在元曾经比较尖锐地提出中国是建筑盲之国,这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客观事实。过去反映中国建筑师生活经历和求索过程的作品非常少。我们的作家、艺术家要表现建筑师的生活,可能也会由于建筑师的生活太特殊,而无法准确把握。而此次张在元自己写自己,详细生动地描述了建筑师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同时通过和国外设计师比较和交流的桥梁,使人们有机会深入地了解建筑师。加强社会对建筑师的了解,对于社会更好地理解建筑和进行城市建设应该是有帮助的。

树立国内建筑设计学子的信心

看过张在元的求学过程,感觉可以增强中国建筑师的信心。目前,中国建筑设计有一个不自信的倾向,相当人士对于中国建筑师和外国建筑师评价的眼光是不平等的。张在元说:“由于过去中国饱受列强的影响,相当的人有洋奴思想。特别体现在建筑和城市当中,始终认为国外的建筑师比我们更敏感,更聪明。很多项目把国外的建筑师请进来,并以委托国外建筑师设计为荣。我对此有相当的反感。我从1982年开始参加国际设计竞赛。那个时候整个中国对国外设计界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但我想起莎士比亚的名言,‘同一太阳照耀着他们的宫殿。也不曾避过我们的草屋,因为太阳是一视同仁的’。我们和国外建筑师是同一种生物,我们的智力、中国建筑师过去创造的辉煌的建筑和城市文明都值得骄傲。为什么我们现在落伍了呢,为什么我们就不如他们?我始终很困惑,所以我想通过中国传统的打擂、比赛的方式,到世界舞台上去试一试。”在这种心态下,张在元从第一次参加国际竞赛开始,一共拿了17个国际大奖,证明了中国建筑师并不比外国建筑师差,我们跟他们的差距在于体制,或者是一种文化的修养,更重要的是我们过去没有机会到各地去学习,没有机会参加一些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一直是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总在自己的圈子里,难免造成夜郎自大、闭门造车的情况。

40岁出国求学的勇气

下决心出国留学时,张在元刚刚在武汉大学创立了城市规划专业,当系主任。朋友们都劝他不要出去,已经四十几岁了,还要去留学,去拿学位,很冒险。但张在元认为既然要和国际建筑界有更多的交流,就应该走出去。张在元说:“在东京大学作研究和读博士、在美国读博士后期间,我始终在思考,我们中国建筑师差在哪里,我们需要学习什么,掌握些什么,有没有能力和实力,有没有可能性,可以和国外建筑师一起站到世界建筑创作的地平线上,特别是在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一起创作、设计。”

40岁之后再开始到日本东京大学求学的学习过程是非常艰苦的。对同一个课题,年轻人花1个小时,张在元就可能要花4个小时。但他没有气馁,而且不惜一切代价,把课题和学位攻下来。整个过程告诉中国建筑师,我们有能力,也应该有自信。

希望模仿鲁迅弃医从文

回到国内做设计项目,工作量非常大,很多项目都要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与甲方交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使张在元理解了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普及建筑知识的想法。

因为是考虑到要普及建筑知识,张在元采用文学的手法,而不是写成科学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他不断向建筑设计圈内外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不同职业的人征求意见,把一段段书稿给他们看。尽管内容不是惊天动地,但张在元坚持一些原则,首先情节是真实的,二是要做好建筑知识的普及工作,三是要表现建筑师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四是要展现建筑师的成长经历和创作过程,五是要达到交流借鉴的目的。

由于设计业务的繁忙,张在元博士有很多时间在飞机上,飞机晚点在机场的等候是他惟一的写作时间。《红环》的写作耗费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清华大学出版社完成了这本书的出版后几天,圈内外的读者就有了反映。建筑师蔡君路认为,这本书比很多学术著作都有更好的学术价值,因为它更真实地反映了建筑师的成长过程,更贴近生活,可以从中真正领略国内外建筑设计师的交流情况。
酒店设计与石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