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9-19
“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在《建筑意》的卷首语中,有这样一句梁思成先生(中国第一代建筑大师)的话。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那种被称为“建筑意”的深层含义的,但是建筑在每个人看来,都的确会有不同的意义。如今,随着思想的开拓,很多文化界人士已经在开始关注建筑了。建设的热潮冲击着人们生活,大众从关心住宅开始,也开始追问更多的建筑问题了,原因是很多人要买房。而住宅只是建筑大家族中的一员,大众由住宅开始逐渐兴起对建筑的兴趣,是很自然的事。
这只是一个开始,总有那么一天,大家会腾出工夫来在意身边所有的建筑、在意城市中的一切内容:那些剧院,那些会堂,那些宾馆,大至城市村镇,小至城雕壁画,它们美吗?有文化吗?适合我们的国家和时代吗?它们是在改善还是在破坏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四合院呢?胡同呢?凭什么要被难看的房子所取代?国内的国外的建筑师们都在快速生长的城市中干了些什么?——当人们真的把城市的事、建筑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那样对待时,但愿他们不会太懊丧、太失望,但愿那时的城市是美的、健康的、有序的。总有一天,谈论城市和建筑不再只是“专家”的特权,“大家”都是建筑的主体,是否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将是建筑师们最忐忑的事情。
即便这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但是已经开始了。因为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人、很多热衷建筑的人活跃起来了,有的在写,有的在说,他们的一个共同目标是:唤起大家对建筑和城市的热情,引导大家平和而冷静地看待建筑,告诉大家建筑除了被使用之外,还是一种文化,蕴含着深意。
在《建筑意》主编萧默先生的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愿望:要办这样一本建筑杂志:不要太专业,不要太枯燥,要让大众爱读,从中体会到品味建筑的愉悦,同时又具有深永的学术意味。萧默说,几经思考之后,我们决定引用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建筑意”作为杂志的名字,实际是在提示大家,建筑并不是砖瓦灰沙石等物无情无绪的堆砌,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产品,其中的深意,就如同“诗意”、“画意”一样,只是它的表达方式采取了建筑特有的艺术语言而已。
萧默说,作为一种表现性抽象性象征性艺术的建筑,本来就不像电影小说绘画和流行音乐那么吸引人,建筑人,也老是在抱怨社会对他们不关心不了解。既然《建筑意》旨在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沟通,那么可不可读、有没有意思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主编萧默本人当属“业内人士”: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建筑艺术研究所前所长,毕生从事建筑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出版过十几种建筑史论著作,这样一位业内人士,为何有了将大众与建筑拉近的想法呢?他说:“建筑的极强的公众性,已经不允许一般公众缺乏建筑读物的状况再继续下去了。建筑的公众性绝不比其他门类的艺术为弱,可能还要超过,甚至被称作是一种‘强迫性’艺术,非看不可。不像电视剧,不想看了,一秒钟之内就可以换台。不想听这段音乐,换一张碟就行了。一座建筑建成,就将长久存在,屹立在那里,几十年上百年美化着或丑化着这座城市。所以建筑不仅是只关系到建筑师的事,也不仅是业主的事,即使它的产权完全属于私人。”萧先生风趣地说:“土地是国家的,空气是全民的,至少在‘隐形建筑’还没有发明以前,建筑就不可能只是‘专业’内的事。”(文/北京青年报记者晓笠,载于2003年10月30日北京青年报)
卷首语
第一辑《建筑意》在经过长期的发酵和并不太长的催生期以后,终于放到了您的书桌上了。
说到长期的发酵,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的萌发上推到上世纪三十年代。1932年,梁思成、林徽音在《平郊建筑杂录》中首先提出了“建筑意”的用语。他们说,面对着古建筑遗物,人们所感受的:
“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无论哪一个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戳。他们所给的‘意’的确是‘诗’与‘画’的。但是建筑师要郑重郑重的声明,那里面还有超出这‘诗’、‘画’以外的‘意’的存在。”
“建筑意”的提出,显然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提醒人们,建筑并不是砖瓦灰沙石等物无情无绪的堆砌,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产品,其中自蕴有深意,就如同“诗意”、“画意”一样,只是它的表达方式采取了建筑特有的艺术语言而已。可以说,在近代中国,梁思成先生是第一位认识到并高度评价建筑精神价值的先哲。其实,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古今中外无数建筑艺术精品,不都是同样具有“建筑意”的价值吗?当您仰望释迦塔那巍然于黄土地上的伟岸身影,面对雄踞在夕阳下布达拉宫的高墙,享受着月光下泰姬陵那一片银白如梦的朦胧,惊喜于雅典卫城那几株残缺的女神柱,或者透过松林看见悬挑在虎跑溪上的流水别墅,或者置身在宏阔的天安门广场,总之,面对着人世间难以罗列的更多建筑艺术精品,您不都曾感受到了一种“建筑意”的愉快?
然而,“建筑意”的词语在提出以后并没有流行开来,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学术发展的阶段性,前辈学者没有来得及对这一介于文化学、艺术学、建筑学、美学和历史学交叉路口的重要领域进行更深入的阐发,更重要的却可能是受到一种强固的传统思维习惯的桎梏:古来文人,一向视匠作为末流,看不到在这一“匠作”成就的“器”之上,还有着形而上之“道”的存在。直到现在,建筑师们有时仍不能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苦心经营的建筑意匠辩护,常常在为“优化”创作环境而苦恼,因为人们并不都能理解“建筑意”为何物。
梁思成还说:
“眼睛在接触人的智力和生活所产生的一个结构,在光影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与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潜意识里更有‘眼看着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凭吊与兴衰的感慨;偶然更发现一片,只要一片,极精致的雕纹,一位不知名匠师的手笔,请问那时锐感,即不叫他做‘建筑意’,我们也得要临时给他制造个同样狂妄的名词,是不?”
读着这诗一般的语言,我们——几个怀有信念的人们,心中不禁升起一片自豪的激情,但敢于将“建筑“与“诗”、“画”并论的提法,却一点也不是狂妄。这不但是因为建筑与诗、画和音乐相比,有着更强的实体感和空间感,可以给人以更多的视觉和身临其境的独特感受,有效地传达出艺术家的情思,还因为蕴藏在“建筑意”深处的,是她所拥有的巨大的有时甚至是诗、画和音乐都不可企及的人文价值。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就说过:“人民的思想就像宗教的一切法则一样,也有它们自己的纪念碑。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人类的全部思想,在这本大书和它的纪念碑上都有其光辉的一页。”他在描述巴黎圣母院这座伟大建筑时动情地说:“这个人,这个建筑家,这个无名氏,在这些没有任何作者名字的巨著中消失了,而人类的智慧却在那里凝固了,集中了。这个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巴黎圣母院》)梁先生对此也早有精辟论断,他说:“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中国建筑史》)
“建筑意”的提出还启示我们,建筑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应该以立意为要,意在笔先,由意生情,移情入景;欣赏者在体察的时候,应该从建筑的形象和空间入手,以“建筑意”的赏鉴眼光,方能触景生情,由情及意,得意忘形。
然而“建筑意”词语之所以长期未能流行,根本上还是因于社会态势之造成。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或者那“干打垒、低标准”的日子里,还有那“嫉美如仇”的时代,即或不说是人们已完全失却了对“建筑意”的追求,也只能是一星半点的闪现,更多的似乎只能是一种遥远无及的企望了。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切都已经成了往事。今天的中国,已经走过了温饱阶段,初步达到小康,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而且必将向着更富裕的前景迈进,人们对于“建筑意”的追求,已不再是奢望,更不会是大逆不道,而成了理当如此的必然。试看今日国人对于旅游的热衷,即是这一愿望表达的一个侧面——百分之七、八十的旅游对象,不都正是充溢着“建筑意”的建筑艺术精品?人们对建筑的要求,经过了有无、多少的阶段以后,顺理成章地,必然是对于好坏的选择,而建筑的精神价值,她的美和所形成的艺术氛围,以及她所蕴含的人文内涵,正就是评鉴“好坏”的要素。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美国人马斯洛认为,一个健康的人即“所谓自我实现的人,就是那种其基本需要已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又受到更高级的需要——超越性需要——所驱动的人”,这种人的最大内在驱动力,来自于对一种超越性的高级需要,是在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和爱的需要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个人责任、意志自由、探求真理,以及美的创造和欣赏。马斯洛认为,超越性需要是不能只用如“需求”或“要求”等词语而只能用“追求”来定位的。达到这种追求的满足,人们就会进入到一种“高峰体验”的状态,而“高峰体验”最容易在审美中产生。
放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是这套丛书的第一辑。我们争取每年出版四辑。万事开头难,这第一辑,诚然也是“甘苦自知”,可能也会存在更多的遗憾,却浸透了我们一星些微的心意。希望她能成为我们国家这座越来越美好的大花园中的一丛小花,“披着风露所赐与的层层生动的色彩”,健康地成长,并且企望得到更多的“风露”——读者朋友更多的关爱。
第一辑 目 录
卷首语
● 卷首语 时空意匠艺术工作室
建筑意
● 梁思成关于“建筑意”的论述 晓 沫辑
● 树立“建筑意”观念--谈中国建筑文化的创造 吴良镛
北京中轴线和朝阜大街
● 城市建筑意的杰作--北京中轴线的演变 何 任
● “意匠惨淡经营中”--北京中轴线与朝阜大街城市设计方案综述 成 城
世界博览会--现代建筑意的催生地
● 由陌生变为亲近的旅程--世界博览会发展变革回顾 冯 萍
● 现代建筑的报春花--记1851年伦敦“水晶宫” 吴焕加
● 现代建筑的第二声春雷--1889年埃菲尔铁塔及其他 林加平
天竺游踪
● 伟大的折衷--法坦浦尔·西克里城堡 刘楚阳
● 大理石之梦--泰姬·玛哈尔陵 刘楚阳
建筑集邮
● 从邮票上的塔谈建筑意 司马台
理论探索
● 建筑意夜谭录(之一)--“建筑艺术”是什么? 萧 默
● 建筑意夜谭录(之二 )--建筑的“美观”与“建筑艺术” 萧 默
● 加强“建筑意”意识--文化多元化不是式样杂乱化 博 野
● 不要走入城市建设的误区 金笠铭
先贤遗踪
● 梁思成的日本情结 王 军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的中国早期建筑留学生 王贵祥
约稿
● 时空意匠艺术工作室
策 划 北京时空意匠文化艺术工作室
协 办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FAR2000网站 ABBS网站
顾 问 吴良镛 周干峙
编 委 王东 王军 王其亨 韦有修 邝劲松 卢正刚 刘骁纯 吴焕加 邢同和 罗哲文 张锦秋 侯幼彬 陈衍庆 莫天伟 秦佑国 高介华 曹阳 程泰宁 傅熹年
主 编 萧 默
副主编 王贵祥
编 务 刘玉坤
出 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朗朗书房
责 编 郝明慧
封 面 守望者艺术设计工作室 张志伟 郝旭
版 式 林 立
定 价 29.8元
版权声明:
• 凡注明“石材体验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石材体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体验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点击右侧【在线咨询】或至电0769-85540808 处理时间:9:00—17:00
石材体验网部份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