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建筑环艺跨校联展4月15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隆重开幕,借此机会,记者的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郑曙旸教授,围绕此次活动以及学生活动的相关情况做了一次简短交流。
记者:您看了这样一个学生参与主办的活动,有哪些建议?以及它的意义所在?
郑曙旸:大学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场所,所以出现这种以社团、专业为主角的活动在清华美院应该说已经沉寂了相当一段时间了。其实在八十年代中央工艺美院的时候这种活动就非常广泛,虽然不像现在有一个名字,但是类似的活动是很广泛的,也可能与那个时代有关系。大概从九十年代中后期然后一直到合并进清华的这十年,这种活动就开始有些不正常,有时候我经常也听说学生现在缺少一点对专业方面的冲动。其实并非要老师来组织这些活动,因为大学学习本身就不是以老师的推动力为主体,应该是学生先要学会自学,而学生学会自学又必须得形成一种氛围,这种氛围依靠的就是学生社团。所以这次的活动就已经开始有这种意识了。
我在考虑为什么学生现在好像没有这样一种状态呢?仔细想可能就是信息时代来临以后,人们交往的渠道更多了,比如网络。但是我总觉得网上交流不同于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它把很多信息过滤掉了,过滤以后很难分辨个人的真实想法。我对网络的质疑就在这儿,包括微博。所以需要有这种社团的引导,来获取更多面对面的、专业的、学生之间的、师生之间的、学校之间的交流,我觉得这种形式是非常好的。
跨校的意义在于,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文化层次、价值观和取向,有了这种跨校交流就可以开辟学生在另一种文化下产生的思维方式。我今天用“突破围城”这个概念的关键就在于此,因为如果不突破,等到了社会就不知道该如何来做设计了。
郑曙旸教授为本次活动签名留言
记者:学校给了学生这样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学生应该如何把握好这样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郑曙旸:学生还是应该依据他自身学校给他创造的平台,首先要上好课。因为每个学校都有一套教学体系、教学标准和大纲。其实在交流的时候不可能离开学生所学的内容,无非是利用他本身的课程体系所衍生出来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所以要利用好这个资源首先就是他现有的课要上好。当然课程完成之外,可以再延伸出一些他的课题。其次,要利用好学校提供的资源。就清华美院来讲,我们现在的资源可以说有90%的学生都没有去用,我们实验室的建设在全国甚至世界上都是一流的。你会发现现在做交流时基本上都是一些图版,真正制作的模型或创意型制作的实物比较少。要利用这个平台要学会学科交叉,不要把自己固定在自己所谓的专业圈子里,因为专业知识从学校的整个教育体系它已经传达的很充分了,学生如果还是把上课的东西直接搬到他们业余交往中就有点儿过于单一了,应该再扩展一些。因为在学校的时候无非就是培养一种工作方法、创新手段和能力。
记者:您来评价一下这次参展的学生作品。
郑曙旸:作品就是学生对问题的一个思考,体现的是一种观念、一种概念,像这种作业很难真正实现,在学校的时候,就不要有太大的束缚,因为学生走出校门以后要做的都是面对现实的,那时候束缚力会达到90%,自由发挥余地就是10%,如果在学期间老师的束缚太多,恐怕学生出去以后就什么都不敢想了。像这种作品好坏的判断不在于是否能够真正去实现,关键是要自成逻辑。就是说概念出来后,按照自己的逻辑推导,最后够成立就是成功的。如果不成逻辑,最后自己都不能把事实说清楚,就不太理想了。
记者:如何做好从学校到社会的衔接?
郑曙旸:中间衔接不是观念层面的问题,而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以前我们培养学生需要强调表现性,但是在进入信息时代以后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逐渐会有分工了,有专门负责技术的人来做表现,还有一部分就是负责出想法。比如环艺、建筑、景观、室内,都是有一些技术层面的要求,只要完整地跟一个工程就全部了解了。而观念不提升,也许永远得不到突破,永远只会干活,没有思想。所以大学不能太强调技术,要学会如何提升自己的观念。
记者:非常感谢您!
• 凡注明“石材体验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石材体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体验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点击右侧【在线咨询】或至电0769-85540808 处理时间:9:00—17:00
石材体验网部份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